《舌尖2》再掀真实之争 编导:纪录片允许加工
自贡盐工用汗水换来舌尖上的美食。(视频截图)
@华西都市报:在第四集播出后,《舌尖2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,除了纪录片内容遭到诟病,包括小提琴女孩、爬树镜头都被爆出疑似造假。不过在上周播出的第五集《相逢》,似乎为《舌尖》扳回一城,四川自贡燊海井的制盐过程成为另类关注点。这不是一道菜,却是所有美食中不可或缺的调料。挥汗如雨、繁重的工作,让许多观众第一次了解盐工的生活状态。
业内说
绝对真实的纪录片不存在“虽然说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,但纪录片从诞生那天起就伴随着这种争论。”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赵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至今业界也没有统一标准,“边缘模糊,不好度量。”“应该强调排斥主体上的干预,强调对生活原始形态的尊重,所以跟拍、抓拍、隐拍甚至偷拍等种种形式都运用了,来追求真实、朴实、自然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认为,《舌尖2》如果真的造假,跟“摆拍”无异。
不过,也有专家指出,绝对的真实在纪录片中并不存在,因此艺术与真实的平衡只能靠创作者自己把握。中国传媒大学教师、澳洲国立大学新媒体博士顾洁对记者表示:“终极真实只存在于哲学家的虚拟语境中,镜头在参与描述对象的那一瞬间,就干扰了对象的自然状态,角度的选择就是人主动处理的结果,既然真实性和艺术化处理都只是殊途同归,那为什么要反对?”
据《南京日报》
导演说
陈晓卿:不是模仿,是致敬针对《舌尖2》的争议,总导演陈晓卿近日做客央视《面对面》,回应了质疑。陈晓卿认为,藏族小伙攀爬大树采集野蜂蜜,是有意模仿,是向《人类星球》致敬,“但是人家确实是这么采蜜的”。
许多观众吐槽:这一季“舌尖上的中国”,还不如叫“舌尖上的中国人”算了!对此陈晓卿回应,观众永远是对的。可能就是我们思考了,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,观众恰恰就是上帝。陈晓卿表示:“《舌尖1》和《舌尖2》大家都尽了心,只是希望《舌尖3》别再让我挑头了,我今后想拍一些普通人。”
据央视
昨天华西都市报记者几经辗转,终于独家采访到了片中盐工之一的游强,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游强透露,在拍摄盐工们劳作出汗的镜头时,因为天气太凉快,最终往盐工们身上喷冷水才达到拍摄效果。对于这一点,昨天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,四川影视编导王麟修为《舌尖》叫屈:“关于纪录片真实性和艺术性的争论,从来就没有停止。只要不是捏造的内容,当然允许艺术加工。”
不兴奋
很多媒体来拍过 盐工也是小明星说起当初能成为《舌尖2》的主角,游强自己都有点意外:“最开始导演陈硕他们带着团队来了一次自贡,对拍摄的题材进行考察,那个时候听说《舌尖2》可能要来。后来真的接到陈硕的电话,说确定要拍摄燊海井的制盐过程,我才知道自己要上《舌尖》了。”
对于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名气,游强说自己第一季也有看,而且很喜欢。不过对于能成为第二季的主角之一,游强却说没有兴奋:“因为燊海井非常有特色,2001年的时候,就有媒体来拍过,所以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兴奋。”不过因为是央视的平台,再加上“舌尖”系列的强大影响力,游强说虽然兴奋感会少一些,不过很紧张:“既然人家影响力这么大的节目会找到我们,我当时就说肯定全力配合。配合镜头,表现制盐的过程。”
有遗憾
自贡拍3天 很多镜头被剪掉相比较《舌尖2》中的其他故事,在自贡燊海井的拍摄仅有3天时间,尽管拍摄时间不长,不过对于舌尖摄制组的严格要求,游强却记忆深刻,他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:“因为要拍摄制盐的过程,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,陈硕他们对每个镜头的要求都很高。比如拍摄水的时候,我们都觉得已经很好了,但他们还是一直拍,真的是精益求精。”
不过在上周五播出的时候,游强原本以为会有10分钟的镜头,没想到最后却被大量删减:“可能差不多99%都被删减了,只留了很少的镜头。有一点失望。”
游强说因为有其他事,以至于上周五的首播自己并没有看到,直到第二天才看的重播。不过片子播出后,这两天同事们都在聊当初拍摄的过程。在拍摄过程中,游强也有遗憾,没有请导演陈硕吃盐帮菜:“因为他们拍摄时间比较紧,而且陈硕他们也有自己的安排。”
有期待 挖盐十年 为让大家吃放心盐为了此次在燊海井的拍摄,除了观众在纪录片中所看到的内容,其实许多镜头的拍摄却并不容易。比如在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,是展现盐工们的笑脸,但为了拍摄这个镜头,编导们没少下苦工:“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,其实不太会面对镜头,不知道怎么才笑得自然。为了让大家自然地笑,有人给我们讲笑话。”
节目播出后,游强说自己的生活并未发生改变,“该干嘛还是干嘛,该上班就去上班,只是可能朋友们会有时开开玩笑。”对于参与《舌尖2》的拍摄,游强说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盐工的工作:“我最开始是2000年的时候就做这个工作,那个时侯年轻,觉得盐工这份工作比较繁重,而且也无趣,很抵触。现在干了10多年,是真的爱上挖盐。现在上了《舌尖2》,还是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,让大家吃放心盐。”
片场幕后
“摄制组找来水壶,往盐工们身上喷水”昨天在采访过程中,记者也遇到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。
据盐工游强介绍,去年大概在9月份的时候,《舌尖2》摄制组赴自贡拍摄,其中一个镜头为拍摄盐工们工作时身上全是汗水的镜头。不过因为当时天气太凉快,为了拍摄出盐工们汗水的镜头,最后摄制组找来水壶,往盐工们身上喷水达到效果。
而针对这样的艺术加工,昨天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,四川影视编导王麟修表示这是纪录片的艺术加工:“拍摄手法没有任何的问题,因为这是真实的,并不因为天气原因,没出汗就说明什么。如果这个拍摄是放到夏天,那我相信肯定满身是汗。这不是捏造的内容,同样是纪录片的真实。”
对于《舌尖2》所遭遇的种种非议,王麟修表示,“其实艺术片也是电影的一种形式,只要遵循真实的原则,会对纪录片进行一些艺术加工。如果真的是太过于原原本本还原拍摄内容,那我相信一定会是枯燥的。”王麟修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:“比如我们拍摄一个人起床,可能他原本是先刷牙、再洗脸。但拍摄的时候是先洗脸、再刷牙,这你能说有问题吗,只是对内容进行了一些加工。”
王麟修透露,包括国外许多大制作的纪录片,同样要对内容进行艺术加工:“大家看的国家地理杂志的纪录片,拍摄一些动物的。呈现出来的是抓猎物、进食、再去其他地方。但你能保证它第一次就能抓到猎物,抓到之后马上吃吗?因为这是摄制组可能拍摄了几年,之后剪接出来可能特别紧凑,好像都在一天发生的,这也是对艺术的加工。”
对于《舌尖2》的种种争议,王麟修也希望观众平和对待:“只要内容不是无中生有,对于内容的艺术加工,只是希望故事更加具有可看性,把观众带入纪录片中。”
华西都市报记者 任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