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平凡之路》 海报。

  搜狐娱乐讯(肖旋/文)深谙宣传之道的韩寒在电影处女作《后会无期》上映之前,用朴树的新歌《平凡之路》再度营销了一把。这次的效果非常明显。10年没有新歌的朴树,用《平凡之路》刷了许多人的屏,创造了惊人的话题量,仅韩寒微博的转发量就超过26万,评论数也将近6万,试听次数更是超过百万。在歌曲热议的同时,有个现象非常值得关注——许多朴树的老歌迷和业内人士对这首歌打出了很低的分,甚至有极端歌迷因为歌曲太难听而拒绝给出评价。为什么会有如此两极化的现象?韩寒为什么要亲自邀请朴树合作?朴树本人对这首歌又是否满意?搜狐娱乐采访众多业内人士为网友一一解答。

  【幕后故事】韩寒亲邀合作 朴树仍觉歌曲有瑕疵

  《平凡之路》由韩寒、朴树作词、朴树作曲。这首歌虽然很契合韩寒的电影,但并不是朴树为其量身打造的。早在今年年初,朴树就已经写出了这首歌的曲子,打算放在自己正在筹备的新专辑中,谁知被正在选电影主题曲的韩寒一听挑中。当时,韩寒正在为自己的电影寻找合适的主题曲,透过经纪人找到了朴树,邀请他为电影创作和演唱。于是就有了这首久违10年的新歌《平凡之路》。朴树的助理小健说,此次与韩寒的合作,源于文艺青年的惺惺相惜,很早之前朴树就看过韩寒的作品,韩寒也多次在微博上分享朴树的歌曲,两人算是神交已久。这不是朴树第一次与电影合作,去年他就曾为电影《厨子戏子痞子》唱过片尾曲,当时是翻唱的《送别》。

  虽然《平凡之路》的歌词是朴树和韩寒联合署名,但主要还是由韩寒完成,“韩寒想写歌词,但写出来韵脚有些不适合,朴树进行了一些修改。两个人通过短信和邮件沟通了很久”,小健介绍。朴树为了这首歌下了很多功夫,仅编曲就花了一个多月。最开始,这首歌的编曲与现在完全不同,大量弦乐的编配让歌曲非常复杂,也让初次独立制作歌曲的朴树无法把握。“一开始歌曲做得太大了,朴树有些驾驭不了了”。之后,朴树完全改变了编曲的方式,制作得越来越简单,最后录制时仅仅用了自己的吉他和贝斯手,其他编曲都是靠电脑完成。

  小健说,朴树对《平凡之路》并不是那么满意,“最后时间有点赶,他连续参加了几场音乐节,嗓子有点问题,编曲也有些瑕疵。” 他说,朴树的新专辑如果收录这首歌曲,改动的可能性很大。与朴树意见不同的是,电影《后会无期》的制片人方励认为《平凡之路》非常成功,“没想到这么成功,这首歌让那些北漂的人、有经历的人得到了释放,也很契合电影的内容。歌词很好,让我很感动,我都听哭了。”

  【业内解析】与其说被歌曲感动 不如说被自己感动

  从宣传角度来说,《平凡之路》无疑是一首成功的歌曲,它所产生的效益是很多营销人员做梦都想达到的。它的成功在于旋律的上口和歌词“代入感”。作为一个出色的旋律创造者,朴树的这首歌达到了悦耳以及传唱的目的。歌曲的共鸣是很值得探讨的地方,很多歌迷觉得这首歌唱出了韩寒、朴树以及自己的经历。

  听这首歌时,他们替朴树“脑补”了很多画面,譬如他曾经处在事业的巅峰时期,拥有名誉金钱地位;他曾经因为周迅和老婆吴晓敏频频登上头条;他有持续多年的抑郁症,也许现在还在挣扎、痛苦、绝望中……那些奋斗在都市的苦逼青年们,认为自己听懂了朴树,也被其唱出了心声——看,我们只是貌似顺应社会规则,没有麻木服帖,内心仍有一把能够随时点燃的火焰——他们给自己套上了“文艺青年”的外衣,就再也不想脱掉。

  《平凡之路》最大的争议在编曲,简单的吉他和贝斯配上电脑合成技术,让人听起来有粗糙的感觉,这与朴树制作歌曲的水平有关系。从整体气质来说,这首歌很像朴树《我去2000年》中的歌曲《旅程》,但无论是歌词、旋律的变化还是编曲都比不上那首歌。部分歌迷听完《平凡之路》,称其像一首未完成的Demo,中间部分歌曲甚至听出了周杰伦的影子。

  既然从作品来看,这首歌并不算十分优秀,为什么能产生如大的反响?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朴树的个人魅力,是他的“符号”在作祟。那“消失”的10年,让朴树巧妙的“躲过”了音乐时代的转型,没有生产出不好的作品。大家对他的印象还是《我去2000年》和《生如夏花》,他还是歌迷印象和评价中那个具有时代记忆和年代特征的歌手,是大家共同的青春回忆。这是朴树自身赋予歌曲的情怀,与韩寒的歌词没有太大关系——这也是很多90后歌迷对这首歌无感的原因。试想一下,同样是这首歌,如果拿给汪峰、周杰伦或是汪苏泷、徐良演唱,应该也是毫无违和感吧。